建立smt(表面贴装技术)车间需系统性规划,以下从厂房设计、设备采购、物料准备、质量体系、人员配置、安全环保、技术文件及试生产八个核心维度,为您梳理首要准备工作:
一、厂房设计与环境控制
1、布局规划
按防静电、防尘、流线化原则设计,划分物料区、生产区、检测区、办公区。
生产线建议采用U型或直线型布局,减少物料搬运路径。
2、环境参数
温度:23±3℃,湿度:50±10%RH(需配备恒温恒湿空调)。
洁净度:ISO Class 8级(10万级),定期使用吸尘器清理地面、设备。
3、装修要求
地面:铺设防静电环氧地坪,电阻值1×10⁶~1×10⁹Ω。
墙面:选用易清洁的防静电涂料,避免脱落污染。
静电防护:设置离子风机、静电接地桩,工作台接地电阻≤1Ω。
二、设备采购与调试
1、核心设备清单
设备名称 功能要点 选型建议
高速贴片机 元器件精准贴装 贴装精度±0.05mm,速度≥3万片/小时
AOI检测仪 焊接质量光学检测 分辨率≥10μm
X-Ray检测仪 BGA等隐藏焊点检测 支持3D层析扫描
2、调试与校准
印刷机:校准刮刀压力、印刷速度,验证焊膏厚度(建议0.1~0.2mm)。
贴片机:运行Feeder校准程序,验证贴装坐标偏移量(需≤0.03mm)。
回流焊炉:使用测温仪校准炉温曲线,确保峰值温度符合焊锡熔点(如SAC305需245℃±5℃)。
三、物料准备与管理
1、元器件采购
根据BOM清单采购,要求供应商提供MSL(湿度敏感等级)标签。
入库前检验:外观、型号、批次号需与采购清单100%匹配。
2、辅料储备
辅料类型 关键参数 存储要求
焊锡膏 合金成分(如Sn96.5Ag3Cu0.5) 冷藏(5±3℃),回温4小时
助焊剂 固体含量≥25% 密闭容器,避光保存
清洗剂 兼容性(需匹配焊锡类型) 远离火源,温度≤30℃
3、PCB管理
检查PCB外观:无划痕、翘曲(平整度≤0.5mm)。
真空包装存储,湿度控制在30%RH以下。
四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
1、体系框架
参照ISO 9001和IPC-A-610标准,建立涵盖来料检验(IQC)、过程控制(IPQC)、出货检验(OQC)的全流程体系。
2、检测工具
首件检测仪:自动对比贴装坐标与Gerber文件,效率提升50%。
SPC(统计过程控制):对贴装良率、焊接温度等关键参数实时监控。
3、文件准备
作业指导书(SOP):明确设备操作、物料更换、异常处理等步骤。
质量记录表:包括《首件确认表》《过程巡检表》《不合格品处理单》。
五、人员配置与培训
1、岗位设置
操作员:负责设备基础操作(需持IPC-A-610证书)。
技术员:负责程序调试、工艺优化(需掌握CAM350、GC-PowerStation等软件)。
设备工程师:负责故障维修、年度保养(需熟悉西门子、松下等主流品牌)。
2、培训计划
理论培训:smt工艺原理、IPC标准(建议2天)。
实操考核:贴片机编程、AOI误报分析(需通过模拟测试)。
安全培训:静电防护、消防演练(每月1次)。
六、安全与环保措施
1、安全规范
设备安全:张贴警示标识(如高温、高电压),禁止非授权人员操作。
应急处理:配备灭火器、防毒面具,制定《锡膏泄漏应急预案》。
2、环保管理
废弃物分类:焊锡渣、助焊剂空瓶需按危废处理。
节能措施:设备空载时自动进入节能模式,预计降低能耗15%。
七、技术文件准备
1、必需文件清单
Gerber文件:含Pad层、阻焊层、钢网层(需确认坐标原点)。
BOM清单:明确元器件规格、供应商、替代料号。
工艺指导:特殊工艺(如双面贴装、BGA返修)需附流程图。
2、文件审核
使用CAM350软件验证Gerber文件完整性,避免“开路、短路”风险。
八、试生产规划
1、试产前准备
产前会议:确认物料齐套、治具到位(如钢网、过炉托盘)。
程序验证:试贴10~20片,检查贴装偏移、漏件率。
2、试生产流程
首件确认:制作5片首件,经QC全检后签字放行。
过程监控:每2小时记录一次炉温曲线、贴装良率。
问题闭环:试产问题需在48小时内出具《改善报告》,并跟踪至量产。
我们专注为电子制造商提供如下SMT设备生产解决方案:
印刷机、 SPI、贴片机、AOI、回流焊、X-Ray等整条SMT生产线设备;
飞达、吸嘴、板卡、气阀、皮带、零配件、耗材等服务和解决方案。